導讀:有些媽媽在餵食寶寶時,總習慣先用自己的嘴將食物嚼爛再餵給寶寶吃,他們認為這樣有利於寶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殊不知,這樣很容易將自己 口腔中的細菌傳給寶寶,從而讓寶寶患病,而且嬰兒如果長期不咀嚼食物,唾液分泌會受到抑制,消化功能也會受損。除了嚼食喂寶寶,還有哪些育兒習慣是不可取 的呢?
1、搖晃寶寶不少新手媽媽為了使啼哭的寶寶安靜下來,或者為了哄寶寶入睡,往往喜歡把寶寶抱在懷裡或放在搖籃裡搖一搖,晃一晃。這種辦法雖然能讓寶寶停止哭鬧或很快進入夢鄉,但是它潛在的危害卻是不容忽視的,對10個月內的小寶寶尤其危險。
因為這樣搖晃寶寶,無意中會傷害到寶寶的大腦。寶寶年齡越小,也越容易受到震顫的損傷。這是由於嬰兒頭部的體積和重量,佔全身的比例遠比成人大得多。嬰兒頭長佔身高的20%(成人約為10%),加之嬰兒頭頸部肌肉嬌嫩,對頭部支撐力很弱,難以承受較大幅度搖晃和震動。
2、寶寶內衣常換新
有些家長對此很不理解:「我愛寶寶才從裡到外都給他買了許多新衣服,怎麼也不對了?」寶寶的皮膚很嬌嫩,而再合格的貼身衣服,也含有一定的化學成分,且柔軟度不夠,既可能擦傷寶寶的皮膚,所含的化學成分也會危害寶寶的健康。
貼身衣物選擇時材質很重要,而且不要常常換新的,如果有親友小孩穿過的也可以拿來用,因為裡面所含的甲醛等化學成分,經過長期的洗滌已經基本不在了,而且更柔軟舒適,雖然不是新的,可是對寶寶的健康更有利。
3、將孩子扔在床上不看管
有些父母將不會走的孩子放在床上就走開了,以為寬大的床很安全,但實際上,卻常常發生嬰幼兒跌傷的事件。如果實在要離開一會,也儘量 將孩子放在有欄杆的嬰兒床或者手推車上,並且盡快回來,儘量 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。
4、讓孩子順應自己的作息時間
有的父母習慣了當夜貓子,讓孩子也和自己一樣當夜貓子,如很晚餵奶、半夜還發出聲響干擾寶寶休息……寶寶體內的生長激素大多在夜間10點至凌晨2點之間發揮最大的功效,晚睡或者睡眠質量不好會影響寶寶體質發育,如導致身材矮小。
同時晚睡還會影響到寶寶大腦的結構和功能,不利於寶寶情緒和行為的發展。家長自己最好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,如果實在沒辦法調整,也要幫寶寶養成規律的作息,並給寶寶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。
原網址請點擊:愛寶貝
留言列表